##夏季补贴计划
引言
8月初,美国一纸高额关税,像把锋利的刀子直接扎进了印度经济命脉。昔日“好朋友”瞬间变脸,莫迪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面对西方翻云覆雨的手法,印度究竟还有多少路可走?
正文
说起这场突如其来的贸易风暴,还得从特朗普社交媒体上的一句话说起:“印度在倒卖俄油牟取暴利……我要大幅提高关税。”短短几天内,美国25%的惩罚性关税就落到了印度头上。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指能源、制造业和外贸三大要害。
回想半年前,美印关系还热乎着。特朗普口中的“伟大朋友”莫迪,如今却成了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对象。而且,不光是喊口号这么简单——美国买家暂停下单、纺织出口商叫苦连天,一夜之间市场风向彻底变了。
细看这波操作,其实并不意外。从今年4月开始,美国对东南亚各国轮番加码征收进口商品高额关税,只不过越南、印尼、日本等国家陆续获得减免,唯独印度始终被按在25%不放,还面临随时追加的新惩罚。这背后不仅仅是贸易逆差的问题,更深层的是地缘政治博弈和资源争夺。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次制裁直接影响到数百万人的饭碗。例如床用纺织品对美出口占比70%,一旦失去美国市场,很可能永远也抢不回来。许多工厂主甚至抱着账本发愁,“我们还能撑多久?”成为新德里街头巷尾最常见的话题。
其实,这场风波早有端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能源格局剧烈变化。过去三年里,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比例一路飙升至39%。低价石油不仅稳住了国内通胀,也让部分企业通过转售欧洲赚得盆满钵满。但如今美国威胁继续购买俄油就要加征100%附加税,无异于釜底抽薪,把刚刚建立起来的小算盘全盘打乱。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国嘴上谴责别国买俄油,却对欧盟去年与俄罗斯675亿欧元的大宗贸易睁只眼闭只眼;而同样买俄天然气创纪录1650万吨,也没人出来批评两句。“双标”二字,在国际舞台上再次表演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佩服西方玩套路那是一把好手!
面对这种情况,新德里的反应出奇强硬。一方面公开表示会采取一切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并亮出四张底牌:第一是稳定的俄罗斯原油供应网络;第二靠军工合作锁死(现役武器53%来自俄罗斯);第三准备以数字服务反制,比如重新开征苹果等美企数字服务相关重税;第四则揭露西方标准“双标”,试图争取道义支持。同时,在军事采购方面也开始疏远美式装备,比如F-35战机没兴趣,要联合研发才肯考虑,而私下却签下47亿美元S-400防空系统订单,用实际行动说明什么叫“战略自主”。
其实大家都明白,美印关系一直带点算计色彩。当需要拉拢遏制中国时,对所谓“原罪”(比如依赖俄武器、大量进口折扣石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当中美谈判出现缓和迹象时,“棋子”很快沦为弃子——这一幕换谁都心寒。而与此同时,对巴基斯坦却格外优待,不但给19%的低廉关税,还签署各种协议示好,让人看清国际博弈冷酷无情的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另一个现实问题:没有坚实产业链基础,仅靠人口红利或GDP增速,是难以真正抗衡国际压力的。当中国凭借完整供应链体系抵御外部风险时,缺乏技术积累和制造业支撑的国家只能左右挨打。“左右逢源”的幻想终究敌不过现实铁拳,这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共识教训之一。
但事情总有转机。在经历痛苦阵痛之后,中、印、俄“三方机制”突然浮出水面。如果能实现本币结算联盟,将极大削弱美元霸权地位。据2025年最新数据,中国—俄罗斯—印度GDP合计已达全球24%,能源消费量占35%。如果能形成有效协作体,不仅可以共同应对西方金融封锁,也为成员国提供更多议价空间。目前已有券商预测,如果中印携手推动区域结算机制,将带来超过3000亿美元年度交易规模,有望吸引更多亚洲及中东产能加入联盟圈层,实现互补共赢。不过,各家机构对此分歧明显——中信证券认为此举将推动人民币区域化提速,中金公司则提醒警惕汇率波动风险,而华泰证券关注未来跨境监管协调难
中国股票配资网网,网配查,无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