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生产线上的“全职帮手”,到守护每一次出行的“驾驶助手”,再到破解“充电焦虑”的“充电神器”,每一个来自大国工匠的巧思,都能让我们的“人车生活”更加便捷。
\n今天,匠“新”故事将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看看大国工匠们有哪些创新创造吧!
\n在全国总工会展区,主持人首先打探的是“模拟汽车生产线多功能设备检测平台”,这个由重庆的大国工匠、长安汽车首席技能大师刘源带领团队研制的平台,可以让车企设备维护人员成长为老手的“全职帮手”。
\n据了解,该平台集教学、实训、考核与监控功能于一体,为职业院校与企业提供了系统性的培训解决方案,并可有效缩短企业新员工培养周期并显著降低培训成本。
\n如何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安全地驾驶?“智慧‘双路’——多模态融合智慧赛道设计与智能安全驾驶仿真平台”便是能够帮上忙。它的研发者就是被誉为“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的大国工匠、同济大学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兼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姚启明。
\n姚启明介绍,这个平台可以1:1还原各种恶劣天气、早晚高峰、复杂环境和典型的交通事故场景,系统性提升驾驶人和智能汽车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本次来渝参展,该平台还专门增设了具有重庆山地特色的交通模拟道路,从而教导大家如何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n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来说,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充电焦虑”,如何解决充电“最后一公里”难题呢?大国工匠、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带领团队研发的移动共享充电桩,便能够向空中借空间,将电缆桥架于空中的轨道上,特别适合在老旧小区、复杂地形进行架设,让传统的“车找桩”转变为“桩找车”,实现“走空不走地”。
\n据了解,在本届大会的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汇聚了上百件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展品。大国工匠们以“智”提效,以“慧”赋能,不断将中国制造推向中国智造。
\n下一站,让我们继续跟随大国工匠的脚步,探索创新的力量!
\n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刘波 郭静 任君 剪辑 李友敏
中国股票配资网网,网配查,无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