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块钱的泡面,怎么就成了高铁上人人喊打的"坏蛋"了?
前几天刷到个消息说广州东站把泡面全下架了,我还寻思这肯定是谣言吧,结果8月14日真有记者跑去看,好家伙,候车厅那些便利店确实一包泡面都找不着了,货架上摆的全是什么捞面拌面的,店员很客气地跟人解释,现在按要求全部下架了,这些替代品一份要十五到二十五。
十五块!以前五块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要花三倍价钱。
这事儿得从7月份说起,12306网站上突然冒出个温馨提醒,大概意思就是车厢封闭空间嘛,建议大家别吃榴莲方便面这些味道冲的东西,当时网上就吵翻天了,各种声音都有,12306赶紧跳出来说只是建议而已,没有强制要求。话还没凉呢,广州东站就真把泡面下架了,这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
展开剩余72%我朋友上周去坐高铁想买包泡面路上吃,转了一大圈愣是没找着,问店员才知道全没了,更搞笑的是他自己带了包泡面想借点热水泡一下,店员直接摆手不给,说按规定不能提供这种服务,你说奇葩不奇葩,让你带着看还是咋的。
广州东站解释说泡面气味重影响别人,还有开水烫伤的风险,听起来很有道理是吧,可那些拌面捞面不也得热水冲吗,不也有味儿吗,我就想不明白了,凭啥它们就行泡面就不行。
说穿了还不是因为泡面便宜好欺负,一包几块钱能有多少油水,换成十几二十的拌面利润空间大多了,苦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尤其学生党打工族,本来出趟远门就不容易,现在连个实惠的选择都给掐了。
网上有人分析说这是分步骤来的,先建议不吃,再部分地方停售,然后全面停售,最后干脆禁止车上吃泡面,甚至不让带食物上车,逼着大家买高铁盒饭,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可能。
最气人的是高铁上真正恶心人的事儿多了去了,霸座的、把臭脚伸小桌板上的、外放视频音乐的、大声打电话的,这些比泡面味道讨厌多了吧,怎么不见管得这么严呢,专挑泡面下手算什么本事。
而且这标准也不统一,12306客服说各地执行不一样,南京那边还在正常卖泡面呢,搞得大家一头雾水,到底是卫生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啊。
其实大家在意能不能吃泡面,主要还是因为便宜,高铁盒饭动不动四五十一份,那个传说中的15元盒饭我是从来没见过真的,估计就是个传说,泡面五到十块钱解决问题,当然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要我说与其急着搞什么去泡面化,不如先把餐食价格降下来,多弄几家供应商进来竞争竞争,让价格回归合理,质量也能提上去,那个平价盒饭别总是"售罄",明摆着就是不想卖给你。
国外处理这种问题比较人性化,要么专门弄个区域让大家吃有味道的东西,配个通风设备,要么虽然不建议但起码给足够的替代选择,咱们这边倒好,说不让就不让了,配套在哪儿呢。
现在这样一刀切,表面上说是为了环境好,实际上就是把问题甩给乘客自己想办法,哪里是什么服务提升,分明就是添堵。车上那些真正影响人的行为不管,专门盯着五块钱的泡面,我是真搞不懂这逻辑。
说到底还得多为老百姓考虑考虑,让大家既吃得起也吃得好,自然就没人非抱着泡面不撒手了。
发布于:江苏省中国股票配资网网,网配查,无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