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411.HK,下称“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教育消费者成熟”且“不会迎合消费者”的言论引发关注,该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并引发全网热议。这一事件将这家水果连锁巨头推向舆论漩涡。当天百果园回应媒体称,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网络中相关报道的断章取义。
百果园2024年的财报显示,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81亿元。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百果园坚守的中高端定位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诉求愈发背离,叠加此前多次曝光的门店品质乱象,品牌信任度遭遇严峻考验。
“内卷”的水果行业
近期,经济导报记者走访济南多家百果园门店发现,店内货架水果琳琅满目,选购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
据了解,2019年4月,百果园入驻济南,首批9家门店同时开业。其以高端水果、卖相好等特点吸引不少消费者关注。按照百果园的计划,要在5年内开400家门店。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济南的百果园店面数量在百家以内,销售情况大不相同,已经有投资者关店歇业,同样也有新店面在装修中。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了线下实体店外,百果园还布局了包括App、微信小程序、天猫、京东和抖音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线上渠道。在其官方App上,经济导报记者看到,其价格和线下一样,除了和线下一样有满减活动外,新用户还能领取优惠券。
“前几年,日营业额能达到3000到4000元,现在日营业额不足2000元。”济南一家百果园加盟商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一般是由门店向公司报量订货,再由公司分配。有时订到的畅销单品数量有限,顾客吸引力下降。
“还有一些销量欠佳的产品,导致门店出现压货现象。”该加盟商表示,“做水果生意怕的就是损耗,坏了、破了、磕了都会有损耗,再加上滞销的产品,损耗率最高到25%,门店毛利率不足20%。在房租、人工等成本的压力下,不少加盟商选择关门。”
曾想加盟百果园的市民张彬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曾经跟踪了一家店铺近一年的时间,最终决定放弃加盟。“因为我跟踪下来发现,加盟后基本上赚不到钱。”张彬说,“按30%的毛利率,15%的损耗,再加上5个人的工资1.5万元,房租水电等1万元,整体算下来,月收入至少要在15万元以上才能保本。”
此外,张彬认为,水果行业“内卷”也很厉害。“如果放在十几年前,物流不发达,你卖一些南方水果或者进口水果,价格高一些市民也会认可,但现在物流太方便,你有的货,别人也能拿到,甚至大多时候,别人有的货,你还没有。”
正如张彬所说,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济南市山大南路一家百果园附近,大大小小的水果摊位有9个。同样,在青后小区店周边100米范围内,水果摊位多达十几个。
百果园官网显示,加盟百果园的总投资费用在40万元以上,后续还需承担门店装修、水电租金、员工工资及设备购买等成本。百果园招商工作人员表示,加盟一家百果园前期投资在40万元以上,回本周期2年—3年不等。
去年亏损近4亿元
百果园曾头顶“中国水果零售连锁第一股”光环,但其水果因价格高昂成为消费者眼中的“刺客”。
中高端战略让公司持续承压,不仅去年关店近1000家,如今毛利率从11.5%减少到7.4%。公司2024年的财报显示,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81亿元,这是近5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公司称,销售水果及其他食品的收入减少主要是加盟门店的收入减少所致。
与此同时,2024年,百果园线下门店数量出现近5年来的首次缩减,从2023年的6093家减少至5127家,一年减少966家,且关店速度在下半年突然加快:截至2024年6月30日,百果园线下门店共6025家,这意味着后半年内共有898家关店,日均关店近5家。
公司在年报中解释,公司鼓励加盟商将租金收入比高的门店搬迁至低租金收入比的门店,同时加盟商聚焦租金收入比更具可持续性的优势门店,导致加盟店数量减少。
此外,低毛利率与百果园的生意模式密切相关。此前公司招股书显示,2021年百果园收入中97.1%来自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1.6%来自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在水果及其他食品中,新鲜水果占到95%,干果和大生鲜收入分别占3%和2%。
在业内看来,一方面低毛利与水果生意本身有关,一直以来,水果作为生鲜产品,本身有环节多、前端种植落后、标准化率低、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加工储存损耗高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国产水果品类,如柑橘类、苹果等大多是薄利多销的跑量模式。另一方面,百果园采取的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增加了环节,进一步稀释了利润。
此外,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百果园的社会声誉正在遭受现实考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百果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3091条投诉,投诉内容涉及虚假宣传、虚假发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经济导报记者电话联系百果园客服,就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教育消费者成熟”且“不会迎合消费者”的言论如何看待,客服表示:“我们留意到网络上流传的相关视频,该视频是存在误解的,目前正在沟通中。”
对于具体是哪方面的误解,该客服人员没有明确表示,只是说公司正在关注舆论发展。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刘勇)
中国股票配资网网,网配查,无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